週五傍晚,臺北辦公室落地窗外的夕陽在雨天後顯得特別閃耀。一如往常地,我拿著咖啡杯準備去茶水間清洗,接著要下班約會去了。在門口的轉角,我碰上了實習生 Shannon,她告訴我那是她待在公司的最後一週,因為接下來就要回學校繼續唸書了。
因為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我們互相留了聯絡方式;在她的 Instagram 首頁上,我看見她將 gofreight.com 設成了帳號自我介紹的網址。我有點困惑,於是問她:
「公司首頁那個介紹頁面是妳做的哦?不然為什麼把bio連結設成公司?」
「因為我太喜歡這間公司了啊!」
這種「太喜歡這間公司了」的情緒,也陪伴了我過去這半年的實習時光。每次跟家人、朋友分享,他們都笑我「怎麼領個時薪就把自己賣了?」但也是因為這樣,才讓我這半年過得如此快樂、收穫如此豐富。
(一)關於我
大家好,我是 Neil,是即將從 GoFreight 畢業的 SDET 實習生。高三畢業後,我到了 Duke 雙主修電機和計算機工程,去年大二下結束後,決定跟學校申請休學一年。這一年裡,我先在新竹的一個大型科研法人實習,接著到屏東服兵役,最後在今年(2025)二月初加入 GoFreight。
選擇休學,除了當時朋友聚會前一時興起鼓起勇氣按下申請休學的按鈕之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時間,好好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在這個充滿地緣政治風險、軟體產業即將有一半的人力被 AI 取代的時刻,多一年的時間給自己累積經驗、陪伴家人,並且把當兵、學車這些瑣事都完成,再好不過了。
也感謝 GoFreight,讓我更加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二)SDET Intern 都在做些什麼?學到什麼?
SDET 全名是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in Test,顧名思義我在 GoFreight 作 SDET Intern 主要負責的便是自動化測試這個領域。因為公司的產品不斷地有新功能,並且不斷地對舊有功能進行優化,因此「測試」這個領域對公司而言可說是極為重要。
由於 GoFreight 的產品非常彈性(不同使用者會有不同設定、不同工作流程、不同權限等),我們的測試系統也相當複雜。因此,SDET Intern 們除了管理現有的 testcase 和建立新的 testcase 外,還時常需要處理更多較為底層、系統相關的環境 — — 正因如此,除了 Python 之外,我也藉此碰到了不少 Docker、GitHub Actions Workflow,以及底層的 shell script。
大約從五月開始,我的工作變得更為有趣:SDET Team 決定嘗試開發一套新的測試系統,而我因此有機會參與這個系統從無到有的第一階段開發。有別於原本用了數年基於 Python 的 Selenium 測試系統,這回我們想要透過基於 TypeScript 的 Playwright 去建立一套更穩定、直觀、易維護的測試平臺。
另外,因為 LLM 看似很有潛力能大幅改變測試開發與維護的過程,在設計這套新的 Playwright 測試系統時,我的 senior 們也時常給予一些 AI 應用上的方向,並給予我很大的自由與彈性去設計新的 AI 系統。短短一兩個月,我嘗試製作了各種的 CLI 工具、寫了各種給 Claude 和 Copilot 讀的 prompt,以及設計 LLM 在我們工作流程中的角色與作用。
也因為這個 Playwright 專案,讓我有機會從零開始,設計一個新的工作模式 — — 在團隊層面,需要與 SDET 主管們和 QA 前輩們進行溝通與討論,確保分工上的順利;在技術層面,需要建立一套容器化的 CI 流程、透過工作劃分設計 PR 審核流程,並將 CI 串聯不同的服務,如 Allure Report 和 Slack 通知等。
(三)有夢的人,愛上有夢的公司
上面提到的那些軟實力、硬實力,固然是我認爲在職涯路上非常重要的;但我認為,這半年裡,給我最大啟發的並不是那些,反而是如何讓自己「把工作變成一個體驗」、「在工作中找到價值」。在過去的三段實習裡,GoFreight 是唯一讓我有這樣想法的地方。為什麼呢?
我在 GoFreight 經歷的第二個季度全球員工會議結束後,跟著公司的實習生與前輩們到附近的餐廳用午餐。餐桌上,我認識了曾經的實習生、現在已經成為正職的 Hank,也聽了他過去在這 GoFreight 的兩段實習至後來轉正的故事。我們問他「為什麼走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這裡?」他說:
「因為我想證明臺灣也可以有厲害的軟體公司。」
我知道沒有一間公司會讓所有員工喜歡,但比起上一個實習經驗,在 GoFreight 我看得見,也聽得到,公司在前進的動力。我知道自己是個必須相信自己工作的價值與影響力才能做得好、做得開心的人,而 GoFreight 完全能給予我這樣的感覺。大概我是注定跟新創八字比較相符了吧!
(四)我可以站在浪頭,成為產業前五%的人才
過去這一、兩年裡,我與同學們之間經常在討論 AI 對軟體產業的影響。畢竟我的學校在美國,AI 只要能取代二〇%的軟體工程師,對我們這種外國學生而言,留在當地就業就是沒戲唱了。目前大家準備應對的方法主要是:讓自己有辦法站上這波 AI 巨浪的浪頭,學習使用 AI 系統、導入 AI 系統、開發 AI 系統。
有時候,會覺得這種生活特別煩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讀最新的論文、看最新的 AI 新聞、學習並嘗試各種最新的 AI 技術等,久了真的甚感疲乏。而小時候,我總會聽到家人跟我說,「做軟體的話要把握好三十歲以前的時間,在那之後你就沒有學習的能力了。」這樣的敘述更讓我想要抓緊這幾年的青春,想辦法塞下最多的知識與經驗到自己身上。
而也的確,在我的前一間公司,四十來歲的工程師在我的觀察中,工作內容似乎每天花八個小時寫一支兩個小時就寫得完的 C# 程式。那兒的每個人,面容帶著過度開會的滄桑感,講到自己專業的內容,眼底也不會有光。也有可能是那個環境過於極端,但最後造成的結果便是我對軟體工作有點失望。
但是,GoFreight 的各路前輩們似乎顛覆了我的這些刻板印象,讓我這個才跨半隻腳進入社會的學生拾起信心。好比說,公司的 Slack 裡面有個 AI 頻道,專門讓大家分享新的 AI 技術或工具;又好比說,每兩週一次的 RD Sharing 活動裡,大家總分享著自己近期的 side project 和各種小實驗:哪個語言模型用在什麼地方很適合?哪些最新的論文提供了哪些做產品的方向?
當大家開始把 Claude Code、Copilot、Cline 等工具變成了工作流程的核心之一,公司也開始與將 AI 納入產品之中,我作為公司的一員完全能感受到 GoFreight 這艘大船正騎在浪頭前行;而公司這些前輩們是我所真心景仰的:當他們把十幾二十年的經驗,結合了最新的技術,在他們腦海中所組織出來的計畫、對未來產品功能的想像,聽在耳中是令人欽佩的。
更重要的是,在仰慕這些人的同時,我也因此能不停告訴自己:如果他們可以,我也可以!
(五)我們當然可以變成十全十美的人
今年七月初,我跟著公司到臺北體育館參加新創運動會。在那裡,有八個新創公司一同進行了籃球、排球等的各項運動。好多公司裡的前輩們在各項運動中都有極佳的表現。那時的我,腦海裡面迴響著一句話:「這群接近三、四十歲,平常看起來坐在辦公室都不會動的工程師,竟然動起來這麼厲害?!」
好吧,或許不然,令我感到驚訝以及幾分愧疚的感覺是:「為什麼我已經每週跑步了,這些比我大十幾二十歲的工程師們看起來卻比我還要健康?」
印象中,似乎某位前輩以及 CEO 也帶上了家人小孩來看我們比賽。這種(至少看起來)家庭幸福和睦、身體健康良好,所洋溢的充滿活力的畫面,讓我這個每到月底雞肉飯就不能點雙倍肉的實習生感到格外羨慕。這也讓我反思了不少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 — — 我應該投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身體健康與和家人的相處上,因為比起 LLM 系統,那些才是我在乎的東西。是的,我們當然可以變成十全十美的人。
(六)心情與收穫
在 GoFreight 的同事,不管主管也好,實習生也好,在過去的半年多裡陪伴我學習,陪伴我走過了從原本對未來感到困惑,到現在有自信能挑戰所有困難的這個過程。
在面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 — 明年的現在我會在什麼國家?畢業之後軟體職缺是不是要少掉一半了?我不知道 — — 的極度不安感與迷茫感之外,是這間公司讓我每個早晨在租屋處能夠笑著醒來、笑著上班,也是這間公司讓我認識了這麼多值得景仰、深交的同事與朋友。
世界動得太快,產業發展得太快,但看見身旁前輩的能力後,我有信心自己的學習能力可以追上它的速度:這是一種「如果連我都追不上,那沒有人能追得上了」的天真自信。
工作很忙、夢想很大,想花很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有信心自己能夠空出時間給在乎的人 — — 家人、朋友、情人,和自己 — — 就像身邊的前輩們一樣,生活與工作或許不需要劃分得太清楚,但該留給自己的健康、留給身旁人們的陪伴,絕對不能少,也不會少。
文末,必須感謝實習這段時光裡數不清的人們,幫我塑造了過去三段實習經驗裡最快樂、收穫最豐碩的一段實習。由於太多需要感謝的人了,這裡無法一一列舉,但依然必須在此感謝願意在事情做不完時依然花半個小時陪我除錯的主管 Miti。
最後,也要感謝當初在 Cake 上看到職缺時按下「應徵」的我。
一些實習時光的小剪影
三月初的春酒!好多人抽到上萬塊的紅包,而我的直屬主管抽到很多錢之後,全部拿來請我和另外兩位實習生吃茹絲葵⋯⋯這是什麼天堂公司呢?
下面也是一張春酒留下的照片,但因為太長了所以把它剪半。但這張主要是 Shoutout to 兩位實習初期的小夥伴:Crystal 和 Judy!感謝她們在我剛來的時候給我的各種建議與教學!
七月中的 Teambuilding 活動去了閃動格子:
SDET Interns 們感情太好,所以這是假日跑去陽明山上野餐的部分。讓我突然想到,有一次 Crystal 約我去北投圖書館刷 Leetcode,結果自己沒有帶電腦⋯⋯後來我們決定去爬山,害我背著電腦鍵盤滑鼠跟她走了一天的路,結果還有偷用我的止癢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