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心情、雜文

四個月海軍陸戰隊

寫作時間:2025/01/15

像我們這種末代的軍事訓練役也為數不多了吧,還是趕緊動筆記錄下四個月的海軍陸戰隊服役心得。他們都笑著問我為什麼當兵當出心得來了。

本文

我很慶幸自己的運氣能帶給我多數人體會不到的四個月軍訓役:先是用5%的機率抽中海軍陸戰隊,跨越整個臺灣到屏東龍泉訓練;過程中莫名其妙地被選到左營海軍基地參訪、被叫去靶場當彈藥兵、遇上超大颱風幫忙進行災後復原、新營區落成去幫忙搬家;接著下部隊到六六旅砲兵,見證國軍各種轉型發生,參與了民間宗教團體勞軍、模擬共軍舟波渡海的演習等。

比起多數人在陸軍四個月的經驗,在海陸的這四個月可說是格外充實,不僅體能高了一個檔次,直接瘦下了7公斤,還學會了蛙泳、操作和保養武器,更看見了軍中的世界及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海陸的人數寥寥無幾,很高興遇到了我的鄰兵們,在他們的陪伴下,無時無刻吶喊的「永遠忠誠」四個字更深刻地印在腦中四個字更深刻地印在我的腦中。

那天夜半,一艘來自以色列的7000TEU貨櫃船駛入高雄港,一艘拖船緊跟在後,將船尾向右推動,貨櫃船來了一個華麗的甩尾左轉。我和兩位鄰兵休假在港區閒逛,一面拍照,一面聊天。我說道:

「…然後我就問他,『如果今天是2027年,確定過幾天要打仗了,你也收到徵招的兵單,那你會怎麼做?』結果他跟我說,『我會想辦法把老婆小孩送出國然後我就不知道了。』然後我心裡就想說,幹,這世界好不真實但又好真實的感覺。」

其中一位鄰兵拿起了相機,對著貨輪按了幾下快門。半夜一點半,幾艘拖船推著那艘以色列貨輪左彎,消失在燈塔的後方。時間晚了,我們三位從港邊走回車上,沿途一邊唱著陸戰隊的軍歌:「…高揚青天白日滿地紅,四海起雄風[…]灘頭作戰永無敵,反共勝戰立首功…」

「結果我們這麼快就變成了國軍喜歡的樣子了。」

新訓的兩個月一下子就進入尾聲了,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意外,期末鑑測的射擊項目我沒有通過,要跟另外四十人一起留在新訓中心一週。其他合格鄰兵撥交下部隊前的那個晚上,寢室熄燈後有人喊了一聲「大家晚安」,接著所有人齊聲回道「大家晚安」——這是我們這寢室最後一次一起上床就寢了。微光中,隔著蚊帳看不清左右鄰兵的臉。「永遠忠誠⋯」,過了幾秒後,他們也回道「永遠忠誠」。

他們撥交後的那幾天,我們從北營搬到了剛落成的南營,從日出到日落我們的時間被各種打掃、搬東西、出公差所塞滿。適逢寒流來襲,營區的氣溫感覺上如同十月底的Durham。晚餐後,我們從餐廳走出來,剛落成的兩棟紅磚連兵舍躺在眼前那塊草皮對面,像極了Duke East Campus從Brown西望的景色。這一剎那我的內心有種無法言喻的「回家」感受,彷彿我回到了Duke的校園;但家是兵營嗎?家是Duke的校園嗎?好像都不是,還是是呢?

而當兵的四個月中,我也很好奇志願役們對於當前局勢以及可見的戰爭是怎麼想的。一位長官告訴我:

「我們有去算出來過,如果中共2027年以前都不打臺灣,以後就沒有機會了,他們用對岸的人口、經濟,還有政治環境算的。」聽到這裡,我其實有點驚嚇,「所以如果要打的話,2027是最有可能的。」

於是我問道:「那你們職軍,很多人是為了想領20年退伍的終身俸,難道不會擔心打仗嗎?或者有了終身俸的資格,但政府換人當,然後就沒有終身俸了。」他的回應也很直接,「如果真的戰爭,經濟崩盤,大家都不會太好過,到那個時候有沒有終身俸也沒有差了。」

這種不畏戰的心態似乎許多人都有,而另一種想法則是相信短期之內兩岸間不會有軍事衝突。一位長官告訴我,「習近平沒有那麼笨啦,賭上自己政權的命運來打台灣。」他接著說,「我就不相信他們那兩艘破航母扛得住雄三,你如果飽和攻擊兩三發打中它就沉了⋯」他停頓了一會兒,「而且我們有很多神奇的武器是沒有人知道的。」

十二月四號上午,比別人多留營一週後,我被部隊派來的專車接走,正式結束了我的兩個月新訓。很高興地,我抽到離家頗近的六六旅砲兵營,並且幸運躲過到彰化下基地的命運。從此刻開始,我的手臂上將要繡上「先鋒部隊」的臂章,而更重要的是,每週的休假我都能從林口搭捷運回家。

時近年尾,部隊已經從田中基地返營。一日傍晚,整個六六旅在下湖西營區的司令臺前集合,參加歲末祈福活動。有民間的教會領了數十人到營區中傳福音。「我們知道各位國軍弟兄,這兩年裡工作非常忙碌,每當國家受到威脅的時候你們總是在最前線。大家辛苦了!」話一完,耶誕音樂響起,司令臺後方的先鋒大樓邊,煙火劃破黑夜,隨著爆破聲,點亮林口清冷的夜空。

來當兵之前,經常看到網路上對國軍的質疑,只要講到「國軍」兩個字就被與愚蠢畫上等號。這天,有民人前來勞軍,跟辛苦了一整年的志願役弟兄們說聲加油,也是讓人無比欣慰,或許網路上那些罵聲並非社會的唯一聲音。四個月裡,我看到了很多認真工作的長官們,每位都有著十八般的武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班長告訴我們:「當兵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或許如果大家不要一昧地言語攻擊,多一點理解,知道國軍的長處與弱點,那你我都會更安全一些吧!

這四個月中唯一的遺憾,肯定是沒有參與田中基地的實彈射擊演練。儘管如此,退伍的前一週,我有幸加入部隊出陣地的行列。這個演習模擬了共軍舟波攻臺的過程中,砲兵營保存戰力的樣子。此次經驗讓我體驗在無屋簷的地方就寢過夜,也是唯一一次加入運輸車行軍的時候。出陣地的那三天倏忽即逝,回到營區便開始準備退伍。

身邊的鄰兵一位一位離去,在最後一個週末收假時,我帶了蛋糕回營。那天晚上,還未退伍的六位同梯弟兄聚集在寢室內,在蛋糕上點起「105」的數字蠟燭,這是我們的梯次編號。關燈、許願、吹蠟燭;隨著火光熄滅,也象徵了我的軍旅生活劃下句點。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了不少長輩過往當兵的故事,對多數的臺灣男性來說,這是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階段。如今我也完成這個階段了。在龍泉的寢室床板上,有一位前幾梯次的學長留下了一句話:「當兵就是一群蠢蛋做一堆蠢事。」四個月結束了,我也成長了不少、體能進步了不少,但對當兵這件事還是頗為好奇: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當兵呢?某些方面來說,其實也真的蠻蠢的。

為什麼要當兵?我們的使命是什麼?每天醒來,我們看到的是牆上寫的「力行民主憲政,完成國軍使命」,達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最美結局;傍晚翻開週記本,上面寫的是「為了台澎金馬百姓的生活福祉而戰。」這樣的衝突感時刻存在,不言而喻。

這支軍隊參與過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每天行軍的口令在反共抗日的年代便已存在。為什麼要當兵呢?守護的是誰呢?不知道耶,但我們可能已經成為大東亞歷史的一部分了。

不管如何,我很幸運能夠抽到如此特別的軍種,接受比別人更硬,但又沒有真讓人吃不消的訓練;四個月中,結交了許多要好的朋友,收穫了數不清永生難忘的經驗,在獲得許多實用技能之餘,也養好了身體,準備好挑戰接下來人生中的種種困難。

「青天白日齊飛揚,將摯愛奉獻給理想,期待著衣錦榮歸回故鄉,千千萬萬心靈的期望。」

「青天白日齊飛揚,壯志重伸豪情再放,期待著衣錦榮歸回故鄉,永恆不減英雄的光芒。」

謝謝他們,國軍加油。